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首页
首页» 交流动态
 
快速导航

QUICK NAVIGATION

我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亮点纷呈

作者:         发布日期:2010-04-13     

          早春三月,万物萌动,美丽的西北农林科大校园充满了勃勃生机。悄然而至的一则域外飞讯,给这座著名的国家“985工程”农林高校带来惊喜,继而又在国内科教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2010年2月12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801期刊登了一则新闻,对由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同延安教授与英国洛桑研究所David Powlson教授共同主持的中英合作项目“改进养分管理,减少非点源氮污染”在陕西执行3年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并配发了同延安教授的大幅照片。一时间,国内同行纷纷向同教授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国外一些机构和高校也纷纷来信来函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该中英合作项目通过减少氮肥投入和增加产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亩示范农田收入提高80元左右。技术预计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150万亩,农民可增收1.2亿元。此外,在中英双方专家的努力推动下,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SAIN)于2008年11月成立,协作网建设已纳入中英两国政府可持续发展对话机制下的农业和渔业工作计划,其秘书处设在我校。目前,协作网已开始实质性运作。
     
  这项成果,可以说仅仅是我校近年来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园地里的一枝奇葩,还有更多的惊艳令人欣喜。
     
  我校农学院胡银刚教授近年来先后执行了“中澳合作改良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项目发展”、“小麦分子遗传育种”、“小麦抗旱节水的生理与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等外专项目3项,与国际知名的小麦分子遗传育种专家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Dubcovsky Jorge教授的研究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校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已引进其开发的分子标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同时,胡教授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植物所NTHONY GERARD CONDON博士等联合申请的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署项目“中国和澳大利亚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也于去年7月开始执行。
     
  以吴普特教授牵头主持的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团队是我校国际合作交流的又一个亮点。该团队以“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经过一年努力,2009年4月,吴普特教授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研究中心Bill Davies教授共同申请的“中英科学桥——水资源利用”项目获得英国研究基金会批准。
  
  另外,项目组成员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就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用水的研究以及与德国弗莱堡大学就植物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的科研合作项目联合申请工作分别都在进行中,与日本鸟取大学和九州大学关于植物水分生理的研究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也在筹划之中。
  
  结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学校完成了“旱区农业与现代节水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并于去年启动实施,为构建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实现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创新与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同时,该团队的“陕北山地红枣集雨微灌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实施山地集雨微灌示范工程,在陕北米脂孟岔建立的580亩山地红枣基地,实现了单产、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三个跨越。
  
  而我校另一位学者,林学院的苏印泉教授则带领他的团队,开创了杜仲研究新领域。
  
  作为多功效的资源植物, 杜仲的药用成分的医疗保健功效早在我国第一部中草药书《神农本草经》上就已记载。日本人曾花费近5亿日元,用以证实杜仲的功能及机理。虽然日本没有杜仲资源(全国种植不到1公顷),但他们对杜仲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视:日本的多所大学参与杜仲的研发利用;形成了杜仲有效成分利用保健品市场开发、杜仲资源的多层综合循环开发利用格局。而在我国,杜仲资源研究利用工作相对滞后,杜仲加工、销售产业没有赶上,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还很低。
  
  在日本留学多年的苏印泉坐不住了。他通过多种渠道,呼吁我国有关部门尽快联手,组成研发团队,通过跨学科、跨行业的联合研发,大大拓宽杜仲这一宝贵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今后经济高效、循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及实体经济支撑。
     
  在他的努力下,全球两次国际杜仲学术研讨会均在我国举办;2006年日本成立的日本杜仲研究会的7名理事中有两名中国理事,其中一位就是苏教授;至今,全球发表有关杜仲的论文近2000多篇,其中我国专家的占到近60%左右,日本占到30%左右。2008年10月,在学校的支持下,苏教授任所长的中日杜仲研究所在我校正式建立。目前,苏教授正带领他的一班人马投入到杜仲胶新工艺提取及工业原料技术研发开展相关研究中。
  
  此外,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生物系统综合中心具有世界一流的牧草基因定位及转入技术。近年来,我校与该中心开展了两个项目的合作研究:中美牧草抗旱耐盐基因定位及转入、普那菊苣天然产物提纯鉴定。项目也获得科技部的立项支持。通过两校专家互访及合作研究,初步筛定苜蓿品种4个,成功克隆抗旱转录因子DREB基因,注册基因1个,筛选了目前基因库中功能尚未明确的抗逆相关基因20个,授权三项发明专利,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培育出3个苜蓿新品种已申报参加国家区试,并被邀请在泰国举办“2008第二届国际天然产物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在燕麦加工方面,从2005年开始,我校与加拿大农业部专家、加拿大圭尔夫大学专家在燕麦、沙蒿等中国西部特色作物的功能特性、营养特性、加工特性等方面开展了合作研究,已在陕北榆林等地进行燕麦治理盐碱地示范,在燕麦米、燕麦粉、燕麦饮料的研制方面获多项专利,并被相关企业技术转化。
  
  在生物农药创制领域,我校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合作研究,提高了我校植物源农药研发水平,培养了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保护地果蔬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在动物转基因技术领域,我校在“十一五”期间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国诺丁林种畜基因产品公司等在动物胚胎发育的功能基因研究、诱导体细胞成为全能干细胞研究、人工染色体研制和大片段基因转移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迅速提升了我校的研究创新水平。通过合作研究,建立了用体细胞克隆胚胎制作干细胞系的技术体系,动物胚胎发育功能基因研究技术等,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近年来,我校成功地搭建起一批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除2008年11月成立的“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SAIN)”外,学校与美国农业部等联合建立了“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在美籍华人陈树新教授帮助下,建立了“生物信息研究中心”;与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联合成立了“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搭建了我校与奥地利在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资源利用等多学科领域内的合作平台;与加拿大农业部联合成立了“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创新工作提供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目前,学校承担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21项,组织完成引智项目41项,聘请了50名长期外国专家和210名短期外国专家来校开展合作研究。承担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45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57项(台件),引进优良农林牧新种质资源60余种。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遍及世界5大洲,以及各发达国家,学校先后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德国的慕尼黑技术大学、日本的筑波大学等80余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国外优质智力与技术资源与我校科技工作的有效对接,极大增强了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以及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