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首页
首页» 交流动态
 
快速导航

QUICK NAVIGATION

参与中奥生态能源国际研讨会会务工作有感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5-22     

     

编者按:参加国际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对在校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资环学院丁晓辉同学,在参加中奥生态能源国际研讨会志愿服务工作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现转登如下,以对广大同学有所裨益。


  由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网络主办,我校承办的中奥生态能源国际研讨会已圆满结束
。我作为会议的志愿者有幸参与了整个会议的组织和接待工作。虽然我也曾经参与过几次外宾接待活动,但像本次研讨会这样全程参与的还是第一次。五天紧张的工作,不仅锻炼了我外语应用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接待工作经验,而且还有机会同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的优秀同学合作。通过这个平台,使我有了一个难得的与国内外、校内外高水平专家结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国际会议接待工作本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承办方能够定时定点的完成各项工作,并且要确保准确无误,任何的疏漏都会对会议的进程带来影响。比如说接机送机环节,飞机的降落起飞时间是固定的,而你所接送的客人又是国际友人,所以有任何的差错都会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学校的形象。因此,每次接机送机任务,都会有老师提前一天确定客人到站或离开的准点时间,之后定人定车。一般,提前两个小时出发,随身携带接机牌、记录有客人姓名和航班号的手册。当客人到站和返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协助搬运行李,帮助客人熟悉会议的议程,对本地和本校的情况作以简单的介绍,并要随时了解到客人的各种需要,以帮助客人随时随地的解决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志愿者陪同客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需要能随机、灵活地解决。比如说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下午,
1445出发到会场,国际交流中心的乔老师很有经验的安排我留下等候可能会迟到的客人,我当时还不甚了解。后来果然有一位来自奥地利的朋友在大部队出发后才姗姗来迟。再比如说,在第三天会议结束晚宴之前,一位外宾突发胃痉挛,奥方负责人向我们寻求帮助,老师安排我陪同大夫一同前往治疗。这样一个即兴的场景向我提出了很大挑战,使自己的英语积累得到了一次全面检验。除了各种平时不会用到的专业词汇外,还有一些很中国式的语言很难做到到位和贴切的翻译。比如在分析病人病因时,医生会用到胃寒、体虚,并询问客人的胃痛是咕噜着疼还是尖痛,这些在汉语语境中简单的表达在通过英语进行表述时却变得异常艰难。我尽平生所学,连说带比划的完成了翻译工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自己练习练习。通过会议的接待工作,我们每个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工作就是由一系列事无巨细,简单而重要的工作所构成,每一个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整个工程的一块砖、一个瓦,缺一不可,平凡而又重要。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在会场内外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这就要求每个志愿者有较强相当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一国际性的会议中,需要有很多专业性的服务,比如电脑操作等。因此,一次会议也就在无形中聚集起了一个优秀的志愿者队伍。以这次会议的志愿者为例,所有的志愿者基本来自于研究生,并有个别优秀的本科生。这其中有历次英语演讲赛前三甲的选手,有研究生会的干部,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校背景的同学。通过这次会议的服务工作,我们有了认识和相互了解的机会,很多人在工作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更何况能有机会认知这么多同龄人。这次会议的确给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舞台,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学生,通过这次国际性的活动,除了能够得到实践的锻炼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了解到国际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进展,获取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聆听国内外专家的言传身教,开阔眼界,并且能够零距离的与外籍专家进行交流,获取最新的信息,为自己未来的研究、出国打好基础。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生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人类社会频频亮起能源危机警告的时候,这样的主题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这次到会的外宾有来自奥地利政府的官员,驻华使领馆的代表,奥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涉及人文、环境、经济和机械等众多领域的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的代表。可以说研讨会是汇聚了百家之言。对于我们这些志愿者,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工作之余聆听众位专家的报告。三天多的报告汇聚了大量的、多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专家们通过讲演、演示、回答问题,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对生态能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表达,很多事例很有特色,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比如说来自奥地利的
Mr Totter,他是一位忠实的生态能源的使用者,并通过成立农户间的合作组织,实现了区域的能源自给,完全摆脱了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他本人也因为这件事获得了国际性的环境大奖。出于兴趣,我在会后邀请了一位国际友人作为翻译(Mr Totter 只会德文)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了他所倡导的组织的构成和运作方式。得知他正在寻求中国的合作伙伴,便将他引见给了另一个参会的中国专家(因为在接机的途中了解到他正在寻求国际合作的机会),促成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有很多我的同事,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与外国专家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找到共同的兴趣所在,并且有些同学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了出国留学的信息和渠道。

 

总之,通过这次中奥生态能源研讨会的志愿者工作,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吸收了先进的专业知识,了解了最新的科技动态,开阔了眼界。并且在近距离的与国外朋友的交流中亲身体会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结交了朋友,为自己人生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